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全国五千多万人饮用不合标准地下水 防治研究引起高度重视
日期:2013-02-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原标题:关注城市地下水

    地面污水渗透、海水倒灌、垃圾场渗漏等等都在污染地下水

    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开始,开展了为期10年的《全国地下水与环境综合评价》项目。这个项目重新评价了全国30多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两个行政区,2000多个县(市)的地下水天然资源、可开采资源,系统评价了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

    调查发现,全国拥有地下水开采井500万眼,有310多个城市以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调查表明,北方山区及山前平原地区水质较好,中部平原区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全国有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00多万人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地下水。调查还表明,由于超采地下水,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处,面积大于5万平方公里。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已经形成了跨冀、京、津、鲁的环渤海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

    中国环科院研究员赵章元领导的课题组,采用“地下超声波技术”,对北京的垃圾场渗滤液是否污染地下水作过“诊断”。研究发现,不少垃圾填埋场,由于防渗措施不到位,对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他同时指出:“像城市里常见的地下油库、地下输油管,也经常发生渗漏,污染地下水。”

2月18日,市民在济南黑虎泉取水点取用泉水。新华社记者

2月18日,市民在济南黑虎泉取水点取用泉水。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地下水污染现状和防治研究已引起高度重视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王雅珍从2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城市地下水的盐污染问题。她说,北京市内饮用水机井水质含盐量都大于500毫克/升,已经没有一眼合格的饮用水机井了。“硝酸盐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质,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地表污废水排放,通过河道渗漏污染地下水;城市化粪池、污水管的泄漏以及垃圾堆的雨水淋溶等。二是农业面源污染。”

    国土资源部门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监测地下水,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拥有各类地下水监测点23800多个,地下水监测控制面积110万平方公里。2009年的监测结果表明,136个城市2293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呈优—良好级的监测点有985个,约占43%,水质呈较差—极差级监测点有1308个,约占57%。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进行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地区,不用任何处理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Ⅰ~Ⅲ类水)只占24.24%,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Ⅳ类水)也只占25.05%。

    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到2015年前从区域和重点地区两个层面系统查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完成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440万平方公里,完成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105万平方公里,全面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2012年7月2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的《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论证。它的核心目标是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查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这个研究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开展1:25万区域尺度地下水有机和无机污染调查,二是开展1:5万重点区地下水有机和无机污染调查,三是启动典型污染场地修复示范研究,四是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方法研究。

    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民众监督企业行为

    环保部污染防控司司长赵华林说,环保部正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住建部在华北平原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预计投入200亿元专项资金。“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思路应从过去的治理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协同控制。解决地下水污染,根本方法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行全程清洁生产、物质循环利用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援助中心主任王灿发认为,一些城市之所以水污染问题迟迟难以解决,与政府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做得不够、当地企业的环境信息不够透明有关。由于环境信息持续处在“封锁状态”,这让违法者总能找到空子。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只有三个办法,一是要求所有的企业把全面的环境信息透明地、实时地公布于众;二是趁《环境保护法》正在修改的时机,在里面加上“按日计罚”这样的严惩违法排污行为的条款,让企业不敢肆意妄为;三是各城市要加大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厂。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副教授刘建国认为,国际上有些地方在探索“深井排污”,就像有些地方在探索地下储存二氧化碳、地下储存核废料一样,一度被认为是“相对安全可靠”的办法。但显然,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些行为是否会有长期的环境风险,在开展这样的工作之前,要做好基础研究工作,需要多角度论证。

    (光明日报记者  冯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