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大地为基——十六大以来基础研究成果巡礼
日期:2012-07-1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齐芳

 

    今天,科学技术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基础研究正酝酿着变革性的突破。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标,是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和支持基础研究,这十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丰硕成果。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4个新型重要膜蛋白的5个晶体结构,并阐明了其分子机理,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4个新型重要膜蛋白的5个晶体结构,并阐明了其分子机理,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结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大面积碳的新的同素异性体——石墨炔薄膜。石墨炔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在信息技术、电子、能源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

    ▲我国科学家利用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观测数据,获得了该森林土壤层有机碳驻量增加的发现,直接否定了“成熟森林系统没有碳汇功能”的观点。

    ▲我国首次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0万儿童青少年样本,建成我国首套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的公益数据库和标准。

    ▲我国培育的世界第一只i P S小鼠“小小”。

 投入不断增长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时代特征之一。科学,特别是基础研究,作为技术的源泉和先导,作为现代文明的基石,它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增长。根据有关统计,近15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政府财政科技拨款是我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我国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据相关统计,我国近年来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增长,其中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总投入的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2011年,国家财政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拨款达到140亿元,资助各类项目3万余个。或许,我们能从下图经费的增长管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情况。

 成果丰硕

    十年来,我国基础研究飞速发展,一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前沿,一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从2000年至2010年,我国论文被引用总数达世界第八;我国科学家率先证明了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该成果入选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大医学突破;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16公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创造了新纪录,向着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成熟森林也可持续积累有机碳的发现,很可能推动建立生态系统新的理论框架……“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发展,加强科学前沿的超前部署,启动了蛋白质、量子调控、纳米、发育与生殖、干细胞和全球变化等6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1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今天,国家正在大力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基础性工作,促进科学数据共享,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环境,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已进入重要跃升期。

 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就基础研究而言,牛顿时代贵族式的研究方式已成为“过去时”——今天,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基础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干细胞研究正在打开基因药物和新型治疗方法的大门,新型材料的发明与应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日前中科院发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社会经济效益情况,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虽然,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顽疾尚未完全治愈,但国家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的自觉选择。

 鲜为人知

    中国科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地方共建研究机构和技术转移平台、实施面向地方科技需求的专项工程、加强人员交流与培养等多种形式,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下表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社会经济效益情况,蓝线代表销售收入,绿线代表利税。

 展望未来

    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础研究是被誉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前沿领域的长期积累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力量源泉,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基础。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GDP总量偏少,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投入结构不尽合理,企业投入与社会投入比较少;成果转化率较低,还有很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环境与学术道德还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基础研究将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不断前进,为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