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揭开“共和第一钞”神秘面纱
日期:2014-06-26  来源:新浪历史  作者:

     中国银行作为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中央银行,其南京分行于2012年2月开业后随即大刀阔斧发行了“南京券”。卓有功勋的“南京券”后来被誉为“共和第一钞”。不过,在“南京券”的真面目浮出水面之前,“共和第一钞”的历史地位差点被“李鸿章像券”抢去。“李鸿章像券”与“南京券”对“共和第一钞”的争夺从何而起?身为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头像为何会出现在民国货币上?

“南京券”

  “南京券”

  二档馆藏“南京券”  因钞面上印有“南京”而得名

  位于南京中山东路上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特别珍藏馆里,陈列着南京中国银行自印发行、并被誉为“共和第一钞”的“南京券”。

  “南京券”分一元券和五元券两种:

  一元券长134MM,宽81MM,正面:基色是赭色,底纹是极淡的浅蓝色,实心字是黑色。下边框内嵌有空心字“南京”。由于钞面上印有“南京”二字的地名,遂以“南京券”得名。自右至左,边框下有一行小字“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背面:边框绿色,底纹极淡的黄色,文字黑色,号码红色。反面为英文,有经理邹颂丹和会计主任叶济仙的中文签名。

  五元券长148MM,宽93MM,正面:基色为蓝色,底纹是淡草绿色,实心字呈黑色。背面:边框橘黄色,底纹是淡青蓝色,文字黑色,号码红色。其式样与文字,与一元券基本相同,仅面值相应改变。一元券和五元券正面两边冠有中国银行发行日期为“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吉日”和“中国银行发行”两排中文字。背面英文日期为“Nanking 10th February 1912”,即1912年2月10日。

  根据“南京券”上冠有的中文发行日期“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吉日”和背面英文日期“Nanking 10th February 1912”,即1912年2月10日,可以推算出“南京券”的印制时间,应当是在孙中山先生1月24日在南京批准成立中国银行之后,及2月10日预备发行日之前。

  荣登“共和第一钞” “南京券”击败“李鸿章像券”

  由于民国初期时局动荡,“南京券”的发行及流通时间很短(前后不到一年时间),流通地域也不够广泛(主要在南京地区),“南京券”散在民间所存极少,很多人从未见过“南京券”。与此同时,资料显示,中国银行成立后,曾用大清银行李鸿章兑换券一圆、五圆、十圆三种加印“中华民国元年”和“中国银行兑换券”及地名、签字等字样,暂代流通。这使得不少海内外钱币学家长期认为,中国银行于1912年2月草创时来不及自行印制钞票,因此“李鸿章像券”被认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种钞票。

  孔祥贤,这位已故的南京中国银行员工,中国银行行史研究资深专家,通过详细的考证,终于给“南京券”正名。

  孔祥贤先生曾查到的中国银行第一套报表(民国元年十月十五日呈报财政部)中有一张《中国银行流通钞票数目及金额一览表(民国元年九月份)》,上列北京、上海、南京三行,其中南京行流通在外的一元券为306张、五元券为2000张,合共发行10306 元,而其面值系统似不同于其他两行。之后数年,孔祥贤先生又陆续查找到一些关于“南京券”的发行和收回销毁方面的资料,只是一直未见到“南京券”实物。

  也许是孔祥贤先生执着追寻“南京券”的精神感动了上苍,1988年,孔祥贤先生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万仁元先生的委托,帮助整理馆藏的部分旧钞(以中行钞为主),他终于在一大堆散乱的钞票中,发现了“共和第一钞——南京券”。“南京券”的发现立刻轰动了海内外钱币界。1988年10月13日,新华社以题为“中华民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第一种钞票——中国银行的‘南京券’最近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被发现”作了报道。新华社报道中说:“据‘南京券’的发现者中国钱币学会会员、中国银行行史专家、副研究员孔祥贤介绍: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国家银行只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成立于前清,中国银行是新建的,并取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所以中国银行的第一种钞票就是中华民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第一种钞票”。“‘南京券’的发现,否定了‘李像券’是中国银行第一种钞票的成说,从而修正了货币史上的一个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