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
日期:2012-09-17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作者:高新明

 

    中国共产党采取切实措施,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积极推进一二九运动后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1936年春,中共中央派刘少奇到中共中央北方局。他到天津后,用很大力量重建和加强遭受严重破坏的华北各地党组织,打开了新的工作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先后派人到上海,与那里的党组织重新建立联系,并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同年5月,爱国人士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上海、南京、北平等地许多抗日救亡团体,先后加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接着,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进一步推动全国青年的爱国救亡运动。

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图为救国会主要领导人(左起前排)沈钧儒、史良、王造时、沙千里等参加上海各界群众的示威游行

  与此同时,党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军队将领宣传抗日主张。毛泽东、周恩来发出大量信件,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和东北军同日本有着深刻的家仇国恨。九一八事变时,因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率军退入关内,受到全国人民的唾骂。1935年9月,张学良被任命为“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在陕北“围剿”红军中,屡遭失败,损兵折将。东北军官兵深受国土沦丧、家破人亡之痛,民族意识强烈,不愿再打内战,要求抗日。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和共产党有过密切合作关系,对蒋介石借“剿共”消灭异己的做法十分不满,逐步同共产党和红军建立起联系。自1936年2月起,中共代表李克农开始与东北军谈判,达成了红军与东北军局部合作的协议。1936年4月9日晚,周恩来和张学良在延安一座天主教堂中秘密会见。双方一致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并对许多问题充分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党对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第十七路军的统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1936年上半年,红军和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之间,实际上已停止敌对行动。
1936年4月9日,中国共产党委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与张学良在陕北肤施(今延安)举行联合抗日救国会谈,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图为会谈地点

  1936年10月,共产党员薄一波等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到太原担任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秘书,实际上负责牺盟会工作。此后,牺盟会发展成为实际上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华北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对日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蒋介石对日本一再退让,是建筑在依靠外交途径来解决中日问题的幻想上的。华北事变的发生,超出了南京政府所能容忍的限度,直接威胁到它的生存,迫使它不得不开始考虑调整对日政策。1935年11月19日,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蒋介石的建议通过一个议案。蒋介石建议中有句关键性的话:“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从这年年底开始,南京政府开始试探得到苏联的援助,并设法打通同中国共产党的联系。
  在这之后,国共双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秘密接触,两党高层之间中断八年多的联系逐渐接通。中国共产党为了表明诚意,5月初,将东征红军全部撤回黄河以西,并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公开放弃反蒋口号,呼吁停战议和,一致抗日。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重点放在争取蒋介石抗日上来,郑重地向国民党表示愿意同它结成一个坚固的革命的统一战线。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指出:“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①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这是党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变动。
  附注: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