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人民战争显神威
日期:2012-09-17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作者:高新明

 

    针对日军对敌后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全面开展对敌斗争。在极其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武装工作队等等,使日、伪军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新中国电影史上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抗战题材的电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斗争,让和平年代的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民兵配合八路军作战

  麻雀战主要在山区实行。山区地势复杂,道路崎岖,人民自卫武装(民兵)熟悉当地情况。当日、伪军进入根据地后,人民武装像麻雀一样满天飞翔,时聚时散,到处打击敌人,而日、伪军则因人地生疏,只能在大道上盘旋挨打,对他们无可奈何。
  在平原,则展开地道战和破袭战。华北平原地区军民首先在道路上挖沟,使日军的机械化部队难以行进,而根据地军民的转移却有了掩护。随着环境的恶化,敌后军民在一家一户所挖的土洞、地窖的基础上,建成户户相通的地道。后来,地道由村内相通,发展成村村相连、能打、能藏、能机动转移的巨大地道网,日军用烟熏水灌,或施放毒气,都无济于事。军民依托地道,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
  无论山区和平原,都普遍运用地雷战。群众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利用废铁、废瓶和石头、瓦罐,制成各式各样的铁雷、磁雷、石雷、瓦雷,埋在村口、路口、门庭院落,使日、伪军无论是在路上,还是进村入户,都有触雷丧命的危险。敌后军民还一直把地雷埋到敌人的碉堡下,常常把出发的日、伪军炸得血肉横飞,使他们心惊胆战,防不胜防。
冀中民兵大摆地雷阵,使入侵根据地的敌人寸步难行

  水上游击战主要是在华中水网地带进行。千万军民利用河湖港汊的复杂地形,采用拦河筑坝、设置水下障碍等办法,使日军汽艇难以行驶,而敌后军民的小木船则可以在广阔水域里出没自如,寻找机会狠狠打击日、伪军。
  武装工作队是敌后军民为扭转反“扫荡”的被动局面、争取对敌斗争的主动而创造出来的。1942年春季,在华北反“扫荡”作战中首先实行“敌进我进”的方针。这就是当日、伪军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清剿”、“蚕食”时,根据地军民也以一部分力量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军事、政治攻势,锄掉死心塌地的汉奸,争取伪军、伪组织的成员反正,或引导他们在适当范围内为人民做些工作。这部分人民武装力量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深入敌人心脏地区活动的武装工作队。每个队员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组织员;既能打仗,又能独立进行各项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工作。他们深入到敌占区,以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同隐蔽斗争相结合,广泛地向群众开展宣传,揭露敌人,搜集情报,锄奸反特,破坏日、伪统治秩序,争取并瓦解伪军和伪组织,发展秘密武装,建立两面政权,形成“隐蔽根据地”,把日、伪统治的心脏地区变成打击敌人的前沿阵地。在敌人的碉堡附近,常能听到武工队员开展政治攻势的声音。武工队员还访问伪军家属,要他们转告自己的亲属早日弃恶从善。日、伪军抢粮时,武工队员及时出现,帮助群众进行抵抗,夺回粮食。这样,日军在所谓的“治安区”也得不到安宁。
民兵一面打仗,一面生产

  在人民抗日武装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打击下,日、伪军好像被打瞎和打聋的野兽一样,虽然疯狂地乱扑,终究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941年至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民兵共作战4.2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33.1万余人。敌后军民的斗争,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也给以盟国反法西斯战争很大支持。
  敌后军民在抗战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和群体。他们可歌可赞的斗争事迹,书写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不畏强敌、舍生取义、反抗侵略的不朽篇章。
  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装,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他们不怕流血,勇于献身的事迹震撼了祖国的三山五岳。1940年2月23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吉林省?鹘?县三道崴子被敌人包围,面对众敌,他毫无惧色,手握双枪与敌人顽强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35岁。日军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胃中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不见一粒粮食。1941年9月25日,在冀西易水河畔的狼牙山区,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为掩护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转移,主动把日军吸引到自己身边,一步步退到悬崖绝壁,据险抵抗,连续打退日军四次冲锋。在打完最后一粒子弹后,他们毅然砸枪跳崖。其中三人坠落崖底,壮烈牺牲,二人被挂在树枝上,后来脱险。人们赞誉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八路军总部遭到合围的危急情况下,指挥部队突围作战,在率领最后一批人员突围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37岁。1942年冬,日军对鲁中根据地进行“扫荡”。山东军区特务营奉命掩护军区机关和群众突围,先后毙伤日、伪军600余人。全营最后只剩下14名战士,被敌人压缩在对崮山东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跳崖牺牲。晋察冀边区民兵爆炸英雄李勇和他领导的游击小组,以步枪结合地雷作战,创造了毙伤日、伪军364名、炸毁敌人汽车25辆的辉煌成果。
狼牙山战斗中牺牲的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三烈士纪念碑

  人民军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坚持敌后抗战,并不断取得胜利,重要的原因是这支军队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941年8月1日,伪军包围冀中献县东辛庄,威逼村民交出英勇善战的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当场杀死数人,许多人被严刑拷打,却没有人告密。马本斋的母亲不忍群众被打杀,自己挺身而出。敌人对她威胁利诱,要她写信劝儿子投降。马母痛斥敌人说:“我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她坚贞不屈,绝食而死。日、伪军“扫荡”冀中深县王家铺子时,群众被抓20多人,日军连续杀死4人,群众仍然没有吐露八路军的情况。河北省平山县拥军模范戎冠秀,在反“扫荡”战斗中,不避艰险,奋不顾身地安置救护伤员,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
晋察冀军区授予戎冠秀“子弟兵的母亲”的锦旗

  这样的民族英雄成千上万,这样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发扬。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巨大力量。抗日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