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及意义追寻
日期:2012-08-09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作者:李俊伟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从开创之初就带来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变化:在组织设置方式上打破了传统基层党组织的行政、地域挂靠方式;在功能定位上拓展了组织服务发展的新思路;在作用途径上创造了合作、整合的新方式;在活动方式上体现了小型业余的新特点,等等。近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创新不仅突破了原有组织建设的运行空间和约束条件,而且也在不断突破人们固有的视域和思维。这些创新实践如何从理论上分析和解答,成为党的建设领域的基础研究。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以推动相关讨论的深化。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难题及其实质
    据多年来各方调研的情况和有关方面反映的信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始终存在着难题,这是其他类型基层党组织所不曾面对的。
    第一,扩大组织覆盖难。建立党组织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而提高组建率和扩大覆盖面需要考虑其主客观约束条件:一是有足够数量的党员,二是上级党组织的有效指导和业主的积极支持。与之相应,现实的难题也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员的现实要求和组织理想性要求的差距。部分党员身份感不强或者归属意识差。为了增加党员数量,出现了组织部门找党员、给企业下放发展党员硬指标等无奈之举。二是组织部门如何处理与业主关系。党组织的建立需要得到业主的认可,就此而言,各地都存在组织部门与企业主协商建立党组织的问题,实质上还存在行政资源与经济资源相互博弈的过程,这也有别于国有企业党组织建立和运作的模式。三是制度的刚性要求和社会流动性的差距。按照党章规定,有足够数量的党员就应当建立党组织,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或者由于经济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存续的不确定性,或者由于党员的流动性,由此也带来人们对设立党组织能否存续的担忧。调查数据也显示,“党员流动性大、人数不足、企业出资人不支持是企业党组织组建难的主要原因。”(王建均:《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4期)
    第二,党员发挥作用难。在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指向的是三个层面即党委、基层组织和党员。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于资产的来源问题和权力归属问题的特殊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成为党组织运作的一个主要支点。但现实问题是,一些党员不愿意发挥作用,理由是,在按劳取酬的企业中党组织提议党员吃苦在前、积极奉献的理由何在;在实际的利益计算中,高远的理想和现实生活如果不能对接应当如何选择。当然,我们不应当对党员的思想是否先进持怀疑态度,而是应当反思我们惯常那些说服党员无私奉献的道理应该做何种调整才能让人信服。
    第三,党组织负责人来源难。党组织负责人的产生问题也存在方式差异和地区差异,到底是选举还是派驻更为合理?其实这还不仅是对条件是否具备的考问。派驻指导员,是上级组织行为;选举则是党组织内部行为。选派组织员是为了开展工作便利,但涉及的却是政治资源的公平性分配问题。因为选派的指导员基本是离职甚至在职的干部,是否会利用公共资源为个别企业谋取政策优惠,或者说派驻的指导员是否利用职位的余热即政治影响为所在企业牟取利益都是影响公平性问题主要因素。这些社会上存在的疑虑,党组织如何解释,确实不应停留于权宜之计般的自洽。
    第四,开展组织活动难。党组织活动的开展是唤醒党员意识、增强荣誉感、调动积极性、推进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但非公经济组织中组织活动开展的难题是:组织活动开展需要时间、场地和经费,这就涉及业主是否支持的问题。党组织活动需要业主的肯定和批准,这种权宜之计确实有悖常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活动方式如“三会一课”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不好对接和落实,而新的活动方式还在孕育之中,党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面临困境,尤其在新建组织和规模以下企业中更为突出。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工作开展得较早的地区对党的建设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比如,在组织设置上走出了区域化的模式,在功能定位上探索社会方向,在活动方式上实行多方合作等等,这种超越传统的党建实践模式给传统党建理论分析带来了极大挑战。
    第一,组建方式的区域化。为了克服组建率的主客观条件限制,一些地区创造性实现了组建方式的突破,大致从三个维度展开:在工作理念上,建立党组织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在工作方式上“突破以企业为单元的党组织设置模式, 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的多种模式”,(课题组:《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问题研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4期)即由单独组建、联合组建逐步延伸为楼宇党建、商圈党建等区域性党建;在领导和组织层面则设立社工委等专门机构进行宏观协调和技术指导。如果从实用性角度讲,组建率的提升大致有两种效应:一是促进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二是巩固党的阶级和群众基础的需要。这就是说,扩大覆盖面应当和发挥作用结合起来才能相互支撑。依照这样的逻辑,按照要求组建的党组织,是否会随着党员的流动和企业的变化而重新设置?进而,是对形同虚设和软弱涣散的党组织集中整顿还是新建党组织更有利于团结和服务群众?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不应再单单被看做是一个技术和数量问题,而是政党与群众进行沟通、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政党推动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为价值性的追问是执政党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组织运作的社会认同基础。
    第二,功能定位的社会化。近年“服务功能说”几乎成为共识,它所强调的是,党组织只有在服务党员群众和服务企业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才能更好地巩固其地位。服务功能是对传统基层党组织在充分履行其功能时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一种转变。由此可见,服务功能应当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和宗旨,只有把这种服务的精神和理念贯穿到党组织的活动中,基层党组织才能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实现自身功能的转换。具体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以实现和维护员工的利益为己任,在利益调整中做好解释工作,在利益冲突中,调整群体利益、化解利益纠纷;生活在员工中,了解员工的意愿,反映员工的诉求;活动在各种组织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组织,协调社会关系,沟通相关环节。
    第三,组织活动的合作化。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活动的合作化就是能够达到多方的共识并整合其他社团组织集约化地开展活动。比如党组织活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并致力于实现“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拥护、所有者(经营者)理解与支持”;再如,党员管理强调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属地管理侧重组织关系落实,行业管理侧重党员的日常教育;在组织活动中,融合思想性、业务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吸引了多方群众甚至资方人员的参与。创新的组织活动方式能够达到各方的认可,当然这种创新方式的总结,正在考量着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活动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理论反思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在实践领域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对党的建设理论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验。于是人们把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野从政党政治规律和比较的维度进行观察和思考,或许这是更为根本的反思并且是我们进行本质性、深层次和总体性的探究的努力。
    第一,关于组织设置的成本效益分析。党组织作为一种政治优势或者政治资源是显而易见的,设立党组织,就是要突出党组织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功能,以免党组织混同于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由此影响在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策略下运用政府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而赋予党组织的功能。业主意识到党的政策的实际效应,成立党组织不需要增加更多成本,还能通过党组织这种政治优势的良性运作产生出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实际上使得“一个有代表性的市场机制与一个有代表性的非市场机制(即政治机制)”([美]阿尔伯特·O·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M].卢昌崇,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1:19)相互作用并良性互动。进而,党组织在促进、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承接政府有关部门“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的部分职能。([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M].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169)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实践也印证出,党组织的建立要合拍于非公有制企业对自身利益的理性计算,如果调用政党政策和执政资源用于组织设置,是一种不经济行为。业主内生性地认识到党组织的重要性,党的建设的开展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初期,如果健全的党组织从内部规范企业的诚信经营,那么在非公有制企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后,由党组织的作用造就的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团队凝聚力成为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生性约束力和驱动力,这也是众多非公有制企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力。可见,党组织的介入为企业运转带来了新的驱动力。
    第二,关于功能定位的政党—社会模式。随着我们对其他执政党建设的认识和总结的逐步深化,可以发现回应和表达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反映各方的利益诉求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执政党的中心功能。([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M].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1,302)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也意识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在反映诉求和整合利益角度更为重要。党组织不是以某一方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利益协调者的身份,通过理顺各种关系促进企业和谐。比如,党组织通过搭建相应的载体或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促进不同管理层之间充分沟通、表达意愿;党组织充分行使其利益表达职能,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员工的政治和利益诉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营造组织内部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们认识和分析的能力、疑释解惑防患于未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企业构筑和谐发展的稳定剂和减压阀。在具体途径上,各地创造出了极具现代性的经验:委托党组织以企业名义在社会捐助、阳光工程等活动中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通过党组织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发挥党管人才、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通过民主协商与对话机制,沟通业主和员工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工会主席等形式,发挥党组织整合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这种企业—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得到充分展现,党组织的活动具有了新的涵义。
    第三,关于党员作用的动机行为分析。党组织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应当的,但为了保护党员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的驱动力,需要党组织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从心理需求和利益机制方面予以回馈。为此要处理好如下关系:既要充分肯定党员自身出于道德本能去完成任务的举动,同时组织上应当在利益机制上予以体现,以便使高尚行为引领一般的社会常态行为;既要提出部分党员行为的高远要求,更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大多数党员的基本需求;既要体现党员义务,更要尊重党员权利;对党员群体提出要求,既要考虑少数党员的思想状况,也要考虑多数党员的思想状况,做到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
    第四,关于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路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创新,在给我们提出大量难题、提供大量鲜活素材的同时,也触发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层思考。第一,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的文件规定而引发的制度化路径。非公有制在功能定位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些具体作用的要求,体现了党组织由政治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拓展,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发展,遵循制度刚性和灵活创新的结合。第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路径。在传统的同质性组织中,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似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至于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无论从党组织设置方式、党组织活动方式、党员教育和管理方式,都突破了原有模式和体制,同时也在考量着我们观察分析其他类型党组织的思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创新,不能从既有的模式中寻找现成答案,也不能照搬西方执政党的技术性思路,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