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毛泽东的学习观
日期:2012-07-16  来源:《前线》   作者:于保中 李继存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学习,并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对学习问题作了一系列科学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目的: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的目的,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是“有的放矢”,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摆在人民面前的首要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鸦片战争以来,一大批仁人志士领导人民奋起斗争,但由于没有革命的理论作指导,最后都失败了。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毛泽东,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另一历史任务摆在全党全国面前。毛泽东提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所说的“新的情况”:一是从党情看,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更多也更加繁重,这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二是从国情看,我国经过“一化三改”,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业,有新的规律需要探讨,有新的知识需要学习。他率先垂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

  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

  毛泽东借古人“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的话,强调人要和牛马等动物不同,就要知道古今。而要通古今,就必须学习。

  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在1957年曾说:“一九三二年(秋)开始,……(我)就从漳州以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有关马恩列斯的书通通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我就埋头读马列著作,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首位。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毛泽东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开始研究哲学,探讨宇宙“大本大原”问题。延安时期,更是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当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北,交给毛泽东“一大篇关于他个人生活的问题表,要求他答复”时,毛泽东说他十六岁那年,在“一个有意思的新学校”里“读到自然科学和一些西方学问的新科目”,比如达尔文《物种起源》、赫胥黎《天演论》等。延安时期,除了读《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毛泽东还读了汤姆逊《科学大纲》、普朗克《科学向何处去》、爱丁顿《物理世界的本质》等。在他的影响下,延安的同志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蔚然成风。

  对于社会科学知识,毛泽东也非常重视学习。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他都认真研读。毛泽东学习研究历史,是为了借鉴历史经验,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毛泽东还重视学习经济知识。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组织田家英等人一起研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

  毛泽东指出,学习有两种对立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一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主要包括“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关于“有的放矢”,他指出,“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关于“实事求是”,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毛泽东还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他针对党内出现的自足自满的不良风气,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学风: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主张,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这种学风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他说:“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毛泽东提出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忽视理论,不注重学习,凭经验办事,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教条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抛弃马列主义的实质,把它的个别词句当做教条到处乱套。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方法:“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和“挤”“钻”之法

  毛泽东指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主要的学习方法。他从来把读“无字之书”看得比读“有字之书”更重要,认为学习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读“无字之书”必须重视实践。在战争年代,战争是实践的重要形式,读“无字之书”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知识都源于实践,所以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毛泽东还提出了“挤”和“钻”的具体学习方法。延安时期,他针对学习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没有功夫”和“看不懂”问题,提出了用“挤”和“钻”的办法分别解决。忙的时候,用“挤”来解决。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

  措施:建立学习机构、制度和领导率先垂范

  毛泽东认为,学习要取得成效,必须有得力的学习措施作保证。一是建立学习机构。延安时期,他提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建立完善的学习机构。党中央成立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亲自任主任。中央设干部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学习。全国各级党部、边区各级政府、各个民众团体、各类学校都设立类似机关。军队里设立教育部,领导军队同志学习。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为保证a学习的效果,1940年规定以每年的5月5日(马克思生日),作为干部学习节。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施公务人员的两小时学习制。

  三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毛泽东在学习上狠抓领导干部的学习,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他一生刻苦学习,以读书为乐。炮火连天,不忘读书。日理万机,以书为伴。一本《容斋随笔》,研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