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共产党人的信仰是科学的、知与行统一的信仰
日期:2012-07-1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2年7月3日,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系列访谈之,请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曹普谈“信仰的脚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选择”。图为曹普在回答主持人问题。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主持人]刚才讲到,我们发展论坛推出专题讨论区域后很多网友都在论坛里发帖子谈自己心中的信仰。那曹教授能不能也跟我们聊一聊什么是信仰,信仰跟宗教、信念、理念又有什么样的区别?

    [曹普]“信仰”就字面的意思来说就是信奉、仰慕,一般来说是对一种主意、一种观点、一种主张、一种学说或者一种思想相关的,或者是对某人的信服。如果是一种主义思想的话还包括追寻,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至于说它和“理想”的关系,我想“理想”可能是“信仰”的基础。和“信念”有什么不同呢?我个人理解“信念”可能是更坚定的“信仰”。宗教也是一种信仰,但是信仰并不等于宗教。

    [主持人]看来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细细体味。那在这里您也给我们大家谈谈您的看法,大家也都在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曹普]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很明确了,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这里面包括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是知与行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认识上信服马克思主义,同时在行动上又实践马克思主义。所以叫知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长期、坚持不懈地信服和实践就是对信仰的坚守。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虚幻,很实在;它也不抽象,而是很具体的;它也不僵化,是生动的;它也不教条,是发展的。所以它并不神秘,我们把自己的信仰公开地发表出来,是非常坦诚的。它和宗教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是基于科学精神的一种信仰。

    [主持人]这部片子最开始就讲到了《共产党宣言》这本书,那您也给大家讲一下共产党人是怎样建立起对共产党的信仰的?

    [曹普]讲到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人信仰、奉行马克思主义必须从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讲起,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是从外部进到中国的。为什么我们信仰了它呢?因为它能解决中国的问题。那么近代中国面临什么问题呢?实际上胡锦涛同志在去年建党90周年讲话中已经都做了很深入的阐述。1840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60年的演变到了1900年前后,我们在这个深渊里面越陷越深,特别是到了1900年前后,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签订,然后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又签订了《辛丑条约》,所以中国已经到了国将不国亡国灭种的关头。这时候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救亡图存,因为国家要灭亡,民族和国家已经不成样子了。应该说为了救中国这个任务,中国人进行了抗争求索,进行了努力,有了太平天国运动,有了戊戌变法,有了义和团,也有了孙中山的革命。但是种种努力最终都归于失败,特别是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对中国人的打击是很大的,因为千辛万苦同盟会的很多仁人志士也为他们的信仰而战,建立了中华民国,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主持人]发现这条路走不通。

    [曹普]对,袁世凯又要当皇帝,又要搞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动。所以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最后是行不通的,而中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在我们继续求索如何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成功的,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两相比较我们就要探究一个问题:十月革命为什么成功了?我们已经发现,它是通过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而成功的,那么马列主义能解决俄国的问题,能不能拿来为中国所用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这就启发中国人要研究马列主义,看看马列主义是个什么?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研究以后我们发现,这个主义能够解决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能够把中国引向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信服了、坚守了、实践了马克思主义。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看是因问题而来。当然,它是一种科学的学说,但是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学说,而是因为这个主义能够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能够把中国引向美好的未来。所以大家信服它、为它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