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发言摘登
日期:2012-07-0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 郑 翔

  文昌花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现有居民4219户12608人,是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把“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幸福”作为活动主题,做到民思我想、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困我帮,努力把文昌花园社区建设得更加和谐温馨。在社区民意测评中,文昌花园社区连续9次满意度达100%,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我们深深体会到,社区创先争优,只有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走进群众家中,更要走进群众心中。社区创先争优,服务群众是头等大事。活动一开始,社区党委就制作了4000多张温馨服务卡,发放到每一户居民家中。温馨服务卡上印着我的小灵通号码82896110,居民们亲切地称之为“社区110”。就是这个看似不普通的号码,每天都在接力着社区最普通的事。“只要拨打社区110,解决问题保证灵”,这是我和党委一班人向全体居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去年除夕夜,我连续接了8个求助电话,有被锁在电梯里的、有家里断电的、有下水道不通的,我都一一做了记录,并迅速协调解决。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服务群众是我的天职。只有你对群众真情付出,他们才会对你真心信赖;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他们才会把你当亲人。在我们党委一班人带领下,社区205名党员的电话号码,都成了“社区110”。一个个小小的号码,就是一根根看不见的“线”,把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让群众生活有保障,更要让群众生活有质量。群众有需要,我们就行动。社区创先争优,就是要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每一个居民都安居乐业。针对文昌花园社区失地农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特困家庭多的情况,社区党委倡导实施“家门口饭碗”工程,承接加工业务,帮助居民灵活就业、提高收入。党员致富能手李树香找到社区党委,自告奋勇当上了“家门口饭碗”的带头人,自掏腰包为特困家庭垫付本钱,腾出车库作为加工场地,四处奔波联系产品销路。在她的带领下,38名困难群众成功创业。去年8月,为赶做一批外贸订单,她不顾骨折,拄着拐杖,挨家挨户上门检查质量,最终把信誉留给了客户,把生意带给了群众。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15名自主创业的党员带动400多名困难居民在家门口端上了“饭碗”。两年多来,社区党组织为居民办实事好事586件,解决急事难事153件,群众生活得更舒心了。

  带着群众干,更要激发群众争着干。社区创先争优,需要每一个党员都行动起来,把每一名群众都带动起来。在社区党委的倡导下,由社区35名党员牵头,成立了28支民间服务队、23支文化活动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志愿者,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文昌花园社区有这样一群“傻”得可爱的人:长期坚持捐资助学的冷寿华、常年帮助残疾人义务工疗的谢春英、从来不怕麻烦的志愿调解人张桂华,还有热心接过徐艳琴接力棒的张威、卓利亚夫妇,等等。他们都是普通的党员、群众,始终怀着对党的朴素感情,为社区这个大家庭,无怨无悔、甘于奉献。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我们是党在基层的直接代表。百姓说社区好、干部好,就是念着政府好、共产党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让群众受益,让百姓说好,是我们的郑重承诺,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做铁人传人 为祖国加油

  大庆油田DQ1205钻井队队长、党支部书记 李新民

  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队见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树起了铁人队的旗帜。入队22年,入党18年,我深深感到,铁人精神就是创先争优精神,铁人队的历史就是创先争优的历史。做铁人传人、为祖国加油,是我矢志不渝的信念。

  做铁人传人,就要思想领先、争创一流。刚到队里,我就下定决心:“来到铁人队,就要长出铁骨头!”不管是当钻工、技术员,还是担任副队长,我始终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当支部书记、队长后,我告诫自己,一定要保持争第一、站排头的优良传统,全力冲在大庆4000万吨稳产工作最前沿。井打到哪里,我们就把荣誉室搬到哪里,思想教育就抓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秉承老队长“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教诲,党员、干部做到“三带头四不离”:艰巨任务带头挑、艰苦工作带头干、艰险时刻带头上;没特殊情况不离井队、节假日不离井场、复杂工序不离现场、关键环节不离岗位。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我们队向深度进军、向海外拓展,总进尺突破250万米,相当于钻透了283座珠穆朗玛峰,成为全国打井最多、创纪录最多的钻井队。

  做铁人传人,就要工作争先、创业报国。“把井打到国外去”,是老队长的夙愿。保障国家石油战略安全,是石油战线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使命。我带领队友学习前沿钻井技术、涉外商务知识,全队有7人一次性通过英语托福考试,顺利取得国际钻井资格认证。我们在海外打井的第一站,是多年战乱的苏丹。由于发电机在海运中被严重腐蚀,甲方认为开钻期限内不可能修好,要求我们撤离。我一夜没合眼,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绝不能砸铁人队的牌子、丢中国人的脸,要像老队长那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开着皮卡车,冒着流弹袭击的危险,3天跑了上千公里,终于找来一台待修的发电机,改装调试后如期开钻。那段日子,我们行李没解捆,困了打个盹,憋足一股劲,只用17天就拿下了第一口井。完钻那一刻,大家热泪盈眶,欢呼雀跃。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老队长,您出国打井的梦,我们圆了!”此后,我们打了37口水平井,口口全优,创下23项纪录,两次捧回苏丹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钻井杯”。我们用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行动证明:铁人队立在哪儿,都是一面红旗;中国工人顶在哪儿,都是一块好钢!

  做铁人传人,就要奉献率先、不懈奋斗。当年,铁人老队长常说:“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现在,我们共产党员更要发扬创先争优精神,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苏丹号称“世界火炉”,一年中有大半年地表温度达六七十摄氏度,从早到晚都像在蒸桑拿。一天喝20多瓶水,都不用上厕所,全变成汗蒸发了。在伊拉克打井,上下班得戴钢盔、穿防弹背心。即使这样,危险还是存在。有一次,3名队友去井场,一枚火箭弹穿车而过,差点车毁人亡。这些事,队友们从来不对家人说。我们是搞石油的,更是共产党员,国家需要石油,再难再险也要上!

  我是在钻机轰鸣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石油工人,身上有浓浓的石油味儿,这是铁人老队长的味儿,这是百万石油人的味儿,它已经融入我的血脉。创先争优,永无止境。

  践行创先争优理念 全力建设美好安塞

  陕西省安塞县委书记 程引弟

  安塞县是胡锦涛总书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安塞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四句话”目标,树标杆、找差距、争第一,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想干事、个个争发展的生动局面。对安塞人来说,创先争优活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扎实的科学发展实践,创先进、争优秀成为安塞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理念、一种自觉行动。

  安塞人践行这样的创先争优理念: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过去,安塞县穷是出了名的。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到安塞,想看看企业的情况,全县翻了个遍,只有一个规模很小的印刷厂。安塞的同志惭愧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建一个自己的工业园,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成了安塞人最大的梦想。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安塞工业园区开工了,14个月就完成平常需要5年的建设任务,安塞人用双手创造了“安塞速度”。创先争优如一缕春风,吹向哪里变化就在哪里呈现。在机关,跑基层的人多了、出的点子多了;在农村,提前两年实现发展37万亩山地苹果目标,昔日荒山变成塞上江南;在社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蔚成风气……创先争优活动使安塞完成了一次蜕变,从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跃成为“西部百强县”。

  安塞人践行这样的创先争优理念:服务群众向下扎根。安塞是革命老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同志牺牲的地方。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委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县电力局坚持“项目建在哪里,蔬菜大棚盖到哪里,电网就服务到哪里”;听说帮扶的群众为建蔬菜大棚缺钱发愁,县蔬菜局6名党员用自己的工资和房产做抵押贷款90万元,送到群众手中。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县共投入15亿元,为群众办实事2447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许多群众说,创先争优好,好就好在为老百姓干成了许多过去不敢想、不敢干、干不成的实事好事。

  安塞人践行这样的创先争优理念:固本强基叶茂根深。没有坚强的基层组织,党的先进性就会失去依托。县委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目标和保证,深入开展对标定位、公开承诺、升级晋档等工作,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新创业激情竞相迸发,比学赶超氛围四处洋溢。砖窑湾镇贾居村党支部对标邻近的宋庄村,向村民承诺用两年时间建成大棚蔬菜专业村。村党支部书记谢润琴撂下自家年收入近10万元的碎石场,带着党员、群众上山翻地搭棚,4个多月下来,她脱了一层皮,瘦了一圈,硬是在原来光秃秃的山坡上建起了119座蔬菜大棚,村民年人均可增加收入3200元。老百姓打心眼里信服她,亲切称她“吃苦书记”。创先争优活动中,安塞涌现出一大批像谢润琴这样的带头人,基层党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464个基层党组织中,已有431个实现升级晋档。基层党组织说话有人听了、干事有人跟了,党员责任心上来了、要忙的事情多了,带动了广大群众齐争共创。过去,安塞人挂在嘴边的是“我穷我难我不行”,现在喊出来的是像安塞腰鼓一样硬朗的“我行我能我争先”,建设美好安塞成为全县17万人民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