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走近早年的毛泽东
日期:2012-06-2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叶 兴



  近读《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本书,感触颇深。如果说,当年是权延赤等作家使毛泽东“走下神坛”,那么,这本书则以其无可争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使毛泽东这位伟人更为“返璞归真”。

  正如这本书的编者刘统所说,伟人的传记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伟人身后修撰的,这种传记是正史,由历史学者集体编写,周密而详尽,当然也充满了歌颂与崇敬,为之树立了高大的形象。另一种是在伟人成名之前,由某个人为其撰写的传记或访问记。由于这些著作出于个人的视角和感受,写得比较朴实、自由,不为尊者讳,“恰如一块璞玉,虽有瑕疵,但却天然”,因而也更显珍贵。

  《早年毛泽东》选择了七部有关毛泽东早期生活的著作,作者既包括斯诺、斯特朗等外国记者、作家,又有萧三、萧瑜等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同学,以及张如心、庄淡如、许之桢等国内学者。

  在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还是斯诺的《毛泽东自传》。这部传记的产生,充满了偶然和传奇的因素。斯诺是一位自由撰稿的美国记者。1936年7月,在宋庆龄的帮助下,他冲破重重险阻,来到处在严密封锁中的陕北红区采访,并与毛泽东在窑洞里畅谈了十几个晚上。后来,《毛泽东自传》作为《西行漫记》中的一章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这部传记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斯诺典型的记者化风格----客观真实、叙述生动、语言简洁,注重个性与历史实际的结合;尤其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使那些习以为常的材料,焕发出新的生机。

  其实,对于历史最有趣味的描述和阅读,并非将一切历史事件视为早已发生的结果,而应设身处地与历史人物一起,去感受当时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诱惑,并作出带有偶然性的结论。

  毛泽东并不是天生的伟大领袖。他16岁时,才头一次走出偏僻闭塞的韶山冲,好不容易进入高等小学就读。在1911年时,他对中国充满了不成熟的憧憬,希望中央政府由孙中山当总统、康有为作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正如他在1962年时所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样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

  应当说,历史给这位中国未来命运的伟大引导者的学习机会,似乎来得晚了些。但对于真正的伟人,这反而会给他们打破常规、创造历史留下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犹如只有在一张白纸上,才可能描绘出更加多彩的画面。

  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表现出一生中最明显的特点:胸怀大志、目光高远,肯下工夫做那些艰苦而又平凡的事,却又绝不纠缠细枝末节。他和他身边逐渐聚集起来的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们一道,以天下为己任,“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积极探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毛泽东又是这个群体中最为自觉的一个。他在学校里坚持“三不谈”:不谈琐事,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在那青春洋溢的岁月里,他对自己的衣食外表,毫不在意,总是箪食瓢饮、穿着朴实,却把身上的钱大都花在买书和订报上。

  更为难得的是,这个湖南的农村青年具有一种神奇的预见性,似乎早就预感到有一天他会面对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用自己的肩膀去挺起国家和民族这座将倾的大厦。因此,毛泽东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强健自己的体魄,磨炼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他在闹市里读书,到寒江中游泳,在田陌间露宿,到旷野里栉风沐雨,身上不带分文,到省内各县徒步游学……所有这些,在毛泽东后来的革命生涯中,特别是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途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或许是来自农村的缘故,毛泽东深知真理是在平凡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而非萌芽于高深华丽的语言。他深知,任何崇高美好的理想都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在最琐碎、最平凡、最根本的努力之上。这就是毛泽东的伟大之处。他与同时代那些从国外留学归来、有着光鲜外表和漂亮理论、口若悬河的年轻同事们的最大区别,也在于此。毛泽东能够穿越书本上那些精深的语句,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他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众人,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读社会这本大书。最终,只有他才最真切地了解“中国的事情”,找到了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相比其他版本的毛泽东传记,这本书的最大优势是多人、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了早年毛泽东学习、生活、革命的方方面面,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作为当事人,该书的作者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革命理想、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和坚韧不拔精神的早年毛泽东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人相对完整的成长过程与历史背景,看到了一个伟人精神气质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