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科学发展观与价值观
日期:2012-06-29  来源:党建   作者: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础上,开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新境界。每一名共产党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始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价值目标不能动摇。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高度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价值问题,即对一事物进行“好”或者“坏”、“有用”或者“无用”的评价问题。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这都是价值观的基本问题。通俗地讲,“价值观”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人的“好坏观”,即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样为好、怎样为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等等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人人都有价值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人们关于任何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用以评量事物之轻重,权衡得失弃取的“尺子”。人们就是用这样的天平和尺子去称量、评判一切人和事物,从而得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由此产生了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凡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都是有价值的;凡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都是有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不仅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这一标准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光芒,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科学又富有鲜明时代感的价值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判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价值标准,提供了判断各项工作的价值标准,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标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在继承前人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包含着真理因素,而且进一步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集中体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重大价值原则问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在价值观念上,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发展什么”的重大价值原则问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把真理观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原则运用于发展问题,要求我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考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以满足人们对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人作为社会主体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完善为价值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充分发扬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先进文化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协调国际国内关系,正确实行对外开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外部动力支持。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重大价值原则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非科学的发展观往往与不合理乃至不正确的价值观相联系,在发展问题上出现偏差,找不到发展的正确道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共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适应。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要求既很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注重发展进程的全面性、协调性、持久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随着体制变革、社会转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相互碰撞,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不要纪律的言论时有出现。共产党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可以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为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始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价值目标不能动摇。作为共产党人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反映着人类的长远需要和根本利益,是人类最高的社会价值理想。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在当前多种价值取向的撞击中,切记不能动摇自己的崇高价值目标。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目标,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正确的价值追求,在人生道路上保持明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以崇高的精神境界、顽强的政治毅力,抵御住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当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坚持共产主义最高价值目标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我们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的实践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高度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在其社会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是以其社会价值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这两者的统一。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掌握并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我们要切实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把它作为我们时代的主导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体现。每个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以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为崇高价值追求,把人生价值定位在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上,让共产党人的价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闪闪发光。(董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