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您的当前位置:先锋人物常香玉
常香玉
日期:2012-06-29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常香玉(资料图)

  2004年6月1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永远离开了梨园艺坛,但她“戏比天大”的艺术人生,永远感动着喜爱她的亿万戏迷。

  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豫剧《花木兰》使常香玉风靡艺坛。她的唱腔舒展奔放,吐字清晰;她的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她表演的豫剧《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破洪州》《大祭桩》《五世请缨》等诸多剧目家喻户晓。

  从艺70年,常香玉把对豫剧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出生在河南巩义一个贫苦家庭,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随父学艺,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常香玉努力取百家之长,谁有长处向谁学习,包括其他剧种、门派。她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

  为了让戏“顺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强烈的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正是凭着对豫剧艺术的执著追求,常香玉才成为现代豫剧一代宗师。

1951年夏,全国上下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潮,作为新中国一名艺术工作者,常香玉日夜睡不着:国家有难,我能做点啥?想来想去,迸出这样一个念头:义演,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捐飞机。如今这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飞机,保存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先后吸引了500万人次的观众。

  当时,一架飞机需要十几亿元(旧币),对年仅28岁的常香玉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取下金戒指,拿出多年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还把3个孩子送进了托儿所。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辗转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逾万里,义演捐款金额达到15.2亿余元,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这件事,极大地鼓舞着当时全国军民的爱国心,也首次将豫剧推广到全国。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由于常香玉为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党和政府曾给予她高度的评价。文化部为了表彰她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曾于1952年为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等7位表演艺术家颁发荣誉奖。1995年,她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劳动模范,同年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优秀文艺工作者。常香玉逝世后,国务院追授她为“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相关报道

常香玉:故乡人民的深情怀念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6月1日是常香玉逝世三周年的日子,许多戏迷和家乡亲人齐聚在常香玉的家乡--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和豫剧常派弟子常小玉、虎美玲、王希玲、王惠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一起深情回顾常香玉生前表演的精美豫剧唱段,共同缅怀这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即将上台演出的王惠对记者说:“我很怀念恩师。在她离去的这三年里,只要在台上有演出,我就无时无刻不想她,她的音容笑貌也会不断浮现出来。”

    外地人来到常香玉的家乡,一般最先看到的就是村头河旁的一块巨大岩石,岩石上写有“香玉坝”三个红色大字。村里85岁的老人王作枢讲述这条大坝的来历时说:“常香玉对家乡的贡献很大,眼前这条堤坝就是她出资修建的,所以命名香玉坝。”

    原来,虽然常香玉在戏剧界唱红后很少回去,但老家的事情她还是时常关注的,她也乐意为家乡做点事情。1941年,几位老乡去洛阳找到了已经唱红了的常香玉,说村边的那条河流,近几年连连发水,冲得北边山上的土和碎石一大片一大片地往下滑落,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希望能凑些钱修个坝。

    才19岁的常香玉听了这个情况,立马答应了。她和父亲商量后,火速安排曲目,开始演唱募资,十来天就募捐到了所缺的钱,使坝圆满修成。

    “河坝修成后,河水再也不泛滥,老老实实顺流下去了。”王作枢说。

说起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间义演捐献飞机的事迹,村民张松振说:“常香玉为了早日凑够买飞机的钱,坚持和大伙一样睡硬板床,吃炒青菜、煮萝卜的大锅饭,就是感冒发烧、牙疼上火,也坚持演出,让我很感动。”

    据常香玉的乡邻们介绍,其实自打常香玉9岁外出学戏唱戏后,就在全国各地辗转。在他们的印象中,这几十年来,看到常香玉的次数不多。常香玉的母亲去世前住在老家的时候,常香玉也都是晚上回来看望,外人不易知道。

    最让张松振难忘的,是常香玉1962年回老家的那次。当时董沟村前的易洛河上还没有修桥,进出村都要坐船。“她刚沿着河堤走了几步,就被正在修理河坝的我们几个看到了。嘿嘿,一看她回来了,俺几个就上前拦住她,要她来段戏。她对我们很热情,就当即停下来,来了段清唱《花木兰》。”张松振说,“那时香玉的名声大着呢,全国的报纸都登有她的事迹。能听到她的清唱,我们都好兴奋。”

    谈起堂姐常香玉成名的过程,比常香玉小20多岁的大堂弟张天成说:“不容易、真不容易。我堂姐学戏吃了很多苦。”

    据他介绍,常香玉到七岁时,家中的生活非常艰难,有人就提议常香玉的父亲张茂堂把她送人,做童养媳。但张茂堂不忍心,决定教她唱戏。常香玉嗓音很好,是块唱戏的料。两年后,父亲铁了心让她学戏,于是就带着一家人离开了老家。

    “唱戏是个苦行当。但我伯父下决心一定要把常香玉培养成戏剧界的名角。”张天成说,伯父相信不打不成器的古训,想尽一切手段来教育常香玉。

    为了做到唱腔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起早摸黑地苦练。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

    就这样,常香玉终于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从40年代开始红遍开封、西安、宝鸡等地。直到今天,戏迷们最称道她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在唱戏的过程中,常香玉还特别注重创新,打破各地唱腔的界限,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

    张天成对常香玉演唱的戏曲深爱有加。“她的戏很上口,也容易记,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听。”夏天晚上,不少乡亲都会在商店门口放台电视和VCD,播放一些豫剧,每当出现常香玉演唱的剧目时,村民们都会聚拢过来,连连叫好,看得“发痴”。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记者 单纯刚)

 

上一篇:钱学森

下一篇:欧阳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