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您的当前位置:先锋人物钱学森
钱学森
日期:2012-06-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钱学森(资料照片)

  新华网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李清华、田兆运)钱学森,作为为新中国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从192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志向。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机车制造专业,后来,受到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决心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努力掌握飞机制造的尖端技术。

  1934年,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两年后,他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尽管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和钱伟长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出任该所首任所长。不久后,他就全面投入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在《意见书》中,他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也在这一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从那时开始,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是举世公认的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他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毕生实践着科学报国信念的奋斗历程中,钱学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洁,充分展现出一位科学大师的高尚风范。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2009年10月31日,这位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科学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

相关报道

走近科学巨擘钱学森

    他已离去,但故事永留人间 钱学森 资料照片

     新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上有多少个第一与钱学森有关?他何以在28岁就发明了世界一流的科学公式,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钱学森故事》一书,细腻生动再现了钱学森的秘密工作、传奇人生和震惊世界的成就,深切缅怀了这位科学巨擘的光辉一生。

    《钱学森故事》由跟随钱学森26年的秘书涂元季将军亲自执笔,在对许多当年参与过我国国防科技的当事人、钱学森的家人等诸多人士的接触采访之后,作者饱含深情力图以平民视角解读科学巨匠的传奇人生,还读者一位真实的钱学森。作品没有按照纪年的传记写法来勾勒,而是透过传主伟大人生的六个方面,以鲜活感人的小故事揭示大科学家的成长历程。钱学森从如烟如雾的历史深处走来,清晰而面带微笑地站在读者面前。钱学森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传奇,不需要去虚拟场景和情节。书稿以忠于传主的态度,不妄自揣摩,不擅加评述,对钱学森的信仰、理想、学业、事业、思想、性格、人格、兴趣、生活、情感等方面,以白描的手法进行了客观、准确、朴实地写作。

    钱学森担任了“两弹一星”工程中导弹、卫星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在导弹研制和航天事业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很多保密事件至今未解密。《钱学森故事》取材于大批珍藏几十年的、钱学森生前亲自写下的工作资料,收录了其中解密的故事。此外,钱学森生前曾对家人和秘书讲过的一些工作生活情节,过去没有形成文字发表,书稿在写作过程中也做了抢救性地整理搜集。

    全书在真实地再现钱学森的杰出人生和卓越贡献,深情讴歌钱学森的伟大人格和宽广胸怀之际,历史地再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钱学森的亲切关怀,以及全社会对这位人民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人民日报 侯闻)

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钱学森 资料照片

    【编者的话】

    适值钱学森逝世1周年和诞辰99周年之际,由涂元季、刘莹编写的《钱学森故事》即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该书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一些故事外,还增加了许多过去由于保密原因不能讲的故事,“那些过往旧事既有趣味,又有启迪和教育后人之意”。

    感谢作者的信任,把这些故事独家提供给本报。我们从中挑选钱老的几个小故事,与读者一道先睹为快,同时表达我们对钱老的追思。文稿略有删节。

    “这件事要适可而止”

    钱学森生前一直坚持不准给他写传。有人曾经想写,他知道后十分严厉地说:“我还没死,你们急什么!”

    1991年钱老满80岁,正好这一年中国科协要换届,钱学森将退出所有一线科技工作。为了表彰他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贡献,中央酝酿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但整个酝酿过程钱学森一无所知,授奖仪式在10月16日举行。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10月10日这一天,有关人员才向他本人报告。对于这么高的荣誉,钱学森态度冷静,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授奖仪式之后,新闻媒体出现了一个宣传钱学森、学习钱学森的高潮。

    那几天,涂元季秘书也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上午,钱老把他叫到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还在忙啊?我们办任何事,都应该有个度,这件事(指对他的宣传报道)也要适可而止。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我的好话,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就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

    涂元季坦率回答,听到了一些不同意见。“有的年轻人说,怎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都落实到钱学森一个人身上了?”

钱老立即说:“你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说明这件事涉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奖励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我所代表的那个集体,那一代人。所以,‘钱学森’这个名字已经不完全属于我自己,我得十分谨慎。在今天的科技界,有比我年长的,有和我同辈的,更多的则是比我年轻的,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伤了别人的感情,影响到别人的积极性,那就不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了,那就会涉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所以,要适可而止,现在应该画个句号了。请你马上给一些报纸杂志打电话,叫他们把宣传钱学森的稿子统统撤下来。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宣传了。”

    涂秘书回到办公室,立即照办。《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都表示尊重钱老本人意见,明天不再见报了。有一个杂志,他们也表示尊重钱老意见,但下期的稿子已下厂排版,有两篇回忆与钱老交往中受到教益的文章,不好撤下来。

    钱老闻知后说:“这样的回忆性文章都是在一个人死了以后才发表的。我还没死,他们急什么?”秘书赶紧打电话告诉该杂志的主编:“钱老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天大的困难你们去想办法克服,但稿子一定得撤。”

    在钱老毫不客气的坚持要求下,宣传他的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从那之后,所有想出版刊登钱学森传记的组稿活动,都被钱学森办公室拒之门外。

    只有一次例外。那是因为钱学森党性极强,他对党交给的任务从来没有半点含糊。有一年,《中共党史人物传》要求写一个关于他的几万字的传略条目,他听说《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批准的,就不再坚持己见了,但他把涂元季叫到跟前叮嘱:“写传不是为写而写,更不能为个人歌功颂德去写传,而是要通过写传反映一个时代,反映我们党在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指导以后的工作。所以,第一,要实事求是;第二,千万不要写出矛盾来,我决不和任何人争功劳,特别是关于我们国家‘两弹一星’。我过去多次讲过,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我本人只是恰逢其时,回到祖国,做了该做的工作,仅此而已。这就是我的观点,是实事求是的观点。你要按照这个观点去写。”

 严师出高徒

    钱学森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他为中美两国都培养出不少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拔尖的创新人才。

    钱学森为什么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是一位拔尖的教授。

    据他在美国的一些好友,如F·马勃教授和W·R·西尔斯教授回忆说,钱学森常常把自己在科学研究上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总是把科学上最新的东西讲给学生听,讲课内容其实比教科书上的高深多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两门课,就是边研究边讲课。等他的课讲完了,把讲义加以整理,出版出来,就成为一部世界前沿的科学巨著。

    这样的教授,不愁教不出好学生!

    钱学森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W·R·西尔斯教授曾经走访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明星教授,他曾经是钱学森在美国的最好学生。他说:“钱教授的考试非常难,他可能出四五道题,你只能希望解出一道,或者对其中一个以上的考题给出不错的开头,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得不错的话,你会得到钱教授给的A。”

    美国人考试的评分是A、B、C、D四等,“A”是最好成绩。

有趣的是,钱学森回国后也把他在美国的这套成功教学方法带回国内。他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主任时,就给科大首届力学系的学生吃了一顿“杀威棒”。他的开卷考试只出了两道题,第一道概念题,占30分;第二道题是真正的考验,题目是,“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到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解。”这道题可把全班学生都难住了。你若平时只会死读书不会活运用,根本做不出来。

    考试从上午八点半开始,直到中午还没有一个人交卷,中间还晕倒两个学生被抬出去。钱老宣布说:“吃午饭吧,吃完接着考。”直到傍晚也做不出来,大家只好交卷。成绩出来,竟有95%的人不及格。

    当然,钱老的考试并不是故意为难学生,在“教训”他们一顿的目的达到后,也得让大部分学生过关呀!于是他想了一个“怪招”:把每个学生的考卷成绩开方再乘以10,算是这次考试的最终成绩。这样一来,你若得了36分,开方等于6,乘以10就是60分。所以凡36分以上的学生都能及格;你若是一个特等优秀生,考试满分100分,100分开方等于10,再乘以10还是100分。所以考100分的人也不吃亏。对他这个怪招的合理性,谁也挑不出毛病,结果是80%的人都及格了,皆大欢喜。

    及格归及格,但谁都承认自己的数学基础不够,于是钱老决定,力学系的毕业生延迟半年毕业,专门补习数学,所用教材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工程数学》。在半年时间里,每个学生光数学题就做了3000多道。由于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学生们受益匪浅,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成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的在“两弹一星”工作中担当重任,出了好几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睡在板凳上的大科学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进行“东风—3号”全程试验和其他试验任务,中央军委决定在山西建设新的发射试验基地。该基地从1966年初勘察选点开始,到1968年末第一期工程主要项目基本完成,随后便投入发射试验任务。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基本发射阵地、技术阵地等验收合格之外,连通信指挥及配套工程都是十分简易的,更不用说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了。

    基地刚建成不久,钱学森便赴山西太原发射中心,组织指挥导弹发射任务。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于龙淮等随钱学森一同前往,于龙淮担任这次发射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和钱学森一同在指挥中心值班。

    导弹原定下午5时发射,因准备工作出现问题,发射先是推迟到午夜,而后又推迟至第二天凌晨。一夜没睡,一些年轻人有些撑不住了,大家都劝当时已近60岁的钱学森离开指挥大厅去休息,但钱学森却坚持要留在指挥岗位上。那个指挥厅非常简陋,除了几个桌子板凳,连个沙发椅都没有。钱学森便和大家一样,搬来两个木板凳并在一起,和衣躺下休息。

    看着身穿旧军装躺下的钱学森,于龙淮心中的不安和敬意油然而起。他想:这么一位科学家,如果待在美国,其工作、生活条件不知道比回到国内要好上多少倍,但他却毅然决然回来了。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如今和我一起躺在这又冷又硬的板凳上,我是一个年轻人,而他却是一位快60岁的老人呀!想着想着,于龙淮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人民日报)

弟子秘书同谈钱学森 无私造就了卓越的钱学森

 

    弟子戴汝为:“钱学森之问”问的是创新

    昨日下午3时,西华大学特别邀请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学森弟子戴汝为作专场报告会,向西华学子介绍钱学森先生在科研上的成就,以及钱学森精神对大学生的作用。

    报告会后,戴汝为院士接受了本报采访。谈到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戴汝为说,钱老提出此问,是有感于美国高校的创新机制。一个做学问的,连要看什么书都不知道,还做什么研究?”

     钱老修为

    归国讲课全讲北京话

    戴汝为院士生于1932年,今年已近八旬。1955年,戴汝为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也是这一年,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后来,戴汝为在中科院力学所师从钱学森,成为钱老归国后的第一位弟子。

    “那时,钱老在中关村给200多人讲他在美国出版的《工程控制论》。”戴汝为说,那时他一边上课,一边给钱老做翻译和记录。“因为原版是英文的,还没有中文版。”然而,让戴汝为印象深刻的是,钱老在美国生活了20年,讲课时没有一句英文,全是北京话。“这是下了功夫的。”戴汝为说,因为很多术语是第一次译介,钱老也不知道中文对应词是什么,有一次钱老还专门向人请教“random process”怎么翻,后来知道是“随机过程”。

    “现在的人出国一两年,回来就全是洋词,唉……”戴汝为说着皱起眉,又摇摇头。

钱老教学

    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

    钱学森于2009年辞世,为祖国留下了宝贵的科研成果和精神财富,也留下了一个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作为钱老弟子的戴汝为说,这跟钱老的求学经历有关。钱学森先后在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求学和任教,这两所高校对人才培养强调创新,这对钱学森影响很大。在对戴汝为的教育中,钱学森也是启发式的,让学生主动思考。

    戴汝为回忆,他成为钱老弟子后,有一次在图书馆遇到老师,便上前问道:“钱所长,我刚毕业,业务上应该看些什么参考书?”哪知钱学森看着他说:“一个做学问的,连要看什么书都不知道,还做什么研究?”他的脸一下子红了,旋即理解到,老师是要他自己去思考问题,不是每件事老师都能代劳。

    同时,戴汝为认为大学生做创新,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然后才能有所突破。

    戴汝为说,钱老归国时,送给自己的导师冯·卡门两本书,一本是已经出版的《工程控制论》,另一本是还是草稿的《物理力学讲义》。看过这两本书后,冯·卡门说:“钱,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戴汝为感叹说,这对钱老是很不容易的,后来他获得了“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并不兴奋,别人问他为什么。“钱老说他这辈子兴奋过了,就是冯·卡门的这句称赞。”(四川在线 天府早报 记者 王楠 摄影 赵霞)

    秘书涂元季:无私,造就了卓越的钱学森

    昨日,在钱学森身边工作了26年的秘书兼学术助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涂元季少将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做演讲,与学子们分享了钱学森的“科学人生”。

    在专访中,涂元季讲述了钱学森因为“无私”所以成功的秘诀。一定要打好坚实牢固的知识基础、提升个人修养。这样,你面对金钱、名利等诱惑时,可以静心做学问。”——涂元季告诫大学生

    钱老求学轶事

    “这个聪明的年青人是中国人”

    昨天,涂元季讲起了钱老在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的小故事。

    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科学家,他是钱学森求学加州理工学院时的恩师。

    1935年,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钱老在麻省理工大学,成绩名列前茅!”谈起钱老的智慧,涂元季讲话的语调都宏亮许多。一年后,钱学森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虽然钱学森学的是航空工程系,他的老师冯·卡门则一直鼓励学生们多去吸收更多的知识。于是,钱学森没事儿便跑到物理系、数学系等院系去听课,“不仅听,钱老还要和授课的教授讨论,他的见识常常让教授刮目相看。”于是,某一天,一位其他院系的教授对冯·卡门说:“你那名叫钱学森的学生非常有见地,他是哪里人?”讲到这里,涂元季微笑着重复当时冯·卡门的回答:“那个聪明的年青人是中国人。”

钱老成功要素

    “无私的人可能成为有成就的科学家” “在我看来,钱老之所以成为一名科学家,有一个重要原因——无私。无私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当谈及钱学森为何会有如此高的科学成就时,涂元季略一思索,说出了他的理解。

    涂元季回忆到,钱学森生平有几个“不”,其中就包括不题辞、不参加任何科技成果鉴定会。一次,一个大型科技成果展举行,主办单位领导致信钱老,想要邀请他题辞。不料,钱老一句话就给“顶”了回去。“他之所以不题辞、不参加任何科技成果鉴定会,就是不喜欢俗事缠身。”涂元季说,在钱老看来,如果一天到晚去应酬,心就静不下来。“钱老看不惯学术界一些浮躁的作风。他一直强调,浮躁就不能沉下心来做研究,搞科学。”陪伴钱学森26年,涂元季形容钱学森学术性格“已经超凡脱俗了”,“我们俗人担心的俗事,他从来不去想,他心里想的就是前沿科学、最新科学。”

    钱老晚年忧虑

    “培养出大批人才,但只有专家没有科学家” “在90岁以前,他思考的都是科学上的问题。90岁以后,他开始格外关心教育。”涂元季说,钱学森晚年最大的忧虎就是现行教育下如何培养出真正的科学家。“尽管我国已经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但只有专家,没有科学家,这让钱老非常忧虑。”涂元季解释说,“教育的问题,钱老在公开场合说得比较‘含蓄’。按我的理解,钱老对我们现行教育体制是有看法的。”当时,钱学森连续几年关注了国家各种科技奖励名单,看到获奖项目涉及的专业很琐细,钱老非常担忧。私下里,钱学森不止一次说过,“当今的科学技术都不是小科学技术,不是爱迪生时代,可以关起门来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搞发明创造了。”在钱学森看来,一个科学帅才,不仅要在国内某一领域位居前沿,而且有本事统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的科技难关,这就需要在多个领域建立深厚的知识根底。(四川在线 天府早报 记者 郑其 摄影 方炜)

 

上一篇:罗炳辉

下一篇:常香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