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转基因食品致癌”?这种谣言你还在相信
日期:2019-08-26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近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一直僵持不下。从“美国从来不吃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污染农作物基因”到“转基因食品致癌”,一个接一个的说法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扰乱着大家的判断力,给转基因食品不由分说地打上了妖魔式的标签。可是转基因食品真的致癌吗?

“转基因食品致癌”?这种谣言你还在相信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当然都是以讹传讹的谣言了。我们先从人为什么会患上癌症讲起,这一点从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两个方面来说。

  内源因素很好理解,就是和自身身体有关的,比如遗传、后天免疫缺陷、体内激素水平紊乱造成的。而外源因素就是人们经常听到的“致癌物”的影响。

  “致癌物”,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环境,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发人类和动物癌症的物质。第一类是物理性致癌物,主要是各类辐射,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身体受到辐射损伤,可以引起癌变。例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第二类是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第三类就是生物性致癌物,大多各类病毒、人体激素等。

  第一类不必说,像各类辐射,射线等,大家应该都是尽量避而远之的,也不存在将它们吃进肚子这一说。第二类化学致癌物,又分为不需要代谢活化就可以和体内分子结合的直接致癌物,和需要进行代谢活化后,对其发生代谢的器官产生致癌作用的间接致癌物。它们有的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有的是来源于自然界,如黄曲霉素毒素,烟草中的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酚类衍生物等,槟榔中的槟榔素和槟榔碱,酒精饮料中的乙醇等。这些化学物质也完全不会因为转基因技术而被转入食品中。

  最后一类就是生物性致癌物了。在一般情况下,病毒侵入正常细胞后,不断将自己的遗传物质DNA进行复制,再与细胞的DNA结合,使细胞的DNA发生突变。这样就激活了原癌基因(所谓原癌基因,就是正常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一类基因,平时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并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作用等,这类基因可被异常激活,转变为癌症基因),发生数量或结构上的变化,表现出肿瘤特性,最终导致癌症(细胞生命现象乱序,可以无限制的复制与增殖)的发生。

  这类致癌物有个特点,在侵入人体后需要自己进行复制,而后与人类DNA发生反应。反观转基因食品,在被我们吃进嘴里后,进行咀嚼研磨,再混合唾液从消化道进入胃部。这个时候,所有的大分子物质早就被各种酶类分解成小分子了,再也无法发挥其原本的功能,更不会与人体的DNA发生反应,使它们突变啦。所以转基因食品完全没有作为“致癌物”的资格。

  那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了,既然转进去的基因自身就可以行使功能,那有可能这段基因原本就是“癌症基因”呢?那就更简单了。时至今日,转基因技术中使用的基因都是自然界存在的,其序列早已通过测序技术被测序,人类整个基因组测序也早已完成,各种基因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行使什么样的功能已经被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变成文献被记载下来。转基因技术应用中使用的基因,均是功能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基因,它们不仅不会致癌,还会赋予传统动植物不具备的优良特性。因此,转基因食品完全不具有任何能致癌的途径。

“转基因食品致癌”?这种谣言你还在相信

(图片来自网络)

  转基因食品既不是致癌物,也不是癌症基因,到胃里后便被强大的消化酶分解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从而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大家大可以不必“谈转色变”。其实在正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少喝酒,少抽烟,不吃有哪怕一点点发霉的食物,这些才是避免癌症更加实际的方法。因为酒里的乙醇,香烟里的尼古丁,和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才是明确被标记的第一类致癌物,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本文作者: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学 刘宇慧博士)

  (科学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柳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