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郭化若与延安炮兵学校的筹建
日期:2019-11-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佟雪辉

1938年,经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批准,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宣告成立。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即将开始转入攻占大城市和夺取交通要道的正规战,急切需要加强炮兵力量。

对此,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司令员贺龙曾专门同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的郭化若谈及加强炮兵建设的问题,并提出想调他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工作的想法。郭化若认为加快培养大批炮兵干部是有战略眼光的做法,建议把炮兵团扩建成一所炮兵学校。贺龙听了郭化若的建议后,表示赞同。11月,中共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决定,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基础上组建炮兵学校。当月底,贺龙和徐向前约见了郭化若,向郭化若传达了组建延安炮兵学校的决定:宣布了炮校领导干部名单,由郭化若出任炮校校长,校址定在原炮兵团驻地南泥湾的桃宝峪。当贺龙提出半年内开课并征求郭化若的意见时,郭化若表示:争取3个月开课。

明确任务的第二天,郭化若就“打着背包进了南泥湾”,向炮兵团的干部传达了上级关于建立炮兵学校的指示,并立即与炮兵团领导展开了建校工作。缺少办学的干部,郭化若等人就用兼职的办法解决;缺少教员,他们就由各级干部兼任;缺少教材,他们就广泛收集苏联红军、蒋军、晋军、日军的教材,从中提炼适用的内容,还组织炮兵团的干部自己编写;缺少教学设施,他们就自己动手挖窑洞、搭草棚当课堂,利用零碎木料制作小板凳,自己动手修道路、修操场。到开学前,准备工作进展迅速:赶印了多种教材,修整了炮队镜、方向盘、炮鞍装具,挖窑洞79孔,烧木炭3.5万斤,砍柴6万斤,筹措粮食500石,准备了床、油、盐、蔬菜、教具器材等训练用品。

1945年初,选调的干部和学员陆续到校。2月的一天,学校召开了全体军人大会,郭化若在会上作了编队动员。全校共编3个炮兵大队、1个工兵科、1个迫击炮队。此外还设有秘书室、警卫连等,全校共1300余人。炮校的训练方针是“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所学课程包括射击技术、战术运用、火炮操作、侦察指挥和马术、行军、宿营等,还有工兵的一些内容。开课后,为搞好炮兵专业训练,郭化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集体研究、少讲多做、实验教育、按步前进、各科配合、典型推动、组织教育和经常考绩的炮兵军事教育八法;为解决训练中人多、器材少的问题,郭化若主持制定了“人闲炮不闲”的训练方法,把科目、人员、器材、时间适当地加以分配,定期进行轮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训练效果。

延安炮兵学校不仅重视学员的军事技术、军事技能的训练,而且重视学员的思想政治和作风纪律教育。学校在制订教育计划时,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虽然学校当时没有开设系统的政治课程,但学校领导经常给学员作时事报告,讲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学校还编印了校刊《炮光》,每个班发一份以供学习。

1945年4月中旬,郭化若率领炮校排以上干部到延安,毛泽东在百忙中抽时间接见了他们。由于在炮校筹建过程中郭化若劳累过度,积劳成疾,6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调朱瑞代理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