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刘国鋕:党的荣誉不容丝毫玷污
日期:2020-01-09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记者 赵迎昭 实习生 李宁

刘国鋕。 (红岩联线供图)

“五哥,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国鋕,为你的事,全家人急得团团转!我与徐处长(徐远举)已经谈好,只要你在退党声明书上签个字,公布在报纸上,徐处长就不追究你以前的事了。”

“面对五哥刘国錤的营救,刘国鋕选择了拒绝。1949年11月27日,刘国鋕在‘11·27’大屠杀中牺牲,年仅28岁。”12月10日,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原主任厉华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出身豪门的刘国鋕,为何要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舍生取义呢?

在西南联大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国鋕是四川泸州人,1921年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排行第七,是家中倍受宠爱的幺儿。1939年他高中毕业后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

厉华介绍,刘国鋕的进步思想,在1939年10月19日写给五姐的信中就已显现:“要变成抗毒体,先得把自身遗传得来的和传染来的毒质除去,把自私虚荣、狭隘、胆小、无恒心、无毅力……等短处除去。”

他关注时局,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救星,1940年在西南联大求学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刘国鋕受南方局的派遣到云南陆良县中学担任教务主任兼代校长职务。1945年11月,他又被派遣至重庆工作。

1946年7月,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闻一多遇害,刘国鋕悲愤不已。他随即组织了西南联大留渝校友会,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他还在1946年8月20日的《新华日报》上撰文呼吁:“联合起来,沿着闻先生的道路前进。”

两次拒绝家人营救

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刘国鋕被捕。

刘国鋕被捕后,刘家积极营救,特地从香港请回刘国鋕的五哥刘国錤。刘国錤是国民党四川省建设厅厅长何北衡的女婿,在香港做生意。

刘国錤第一次从香港回来,专门给国民党重庆行辕二处处长徐远举送了一个纯金香烟盒、一只劳力士名贵女用金手表和其他礼物。徐远举收到贿赂后同意放人,但提出:刘国鋕必须在报上发表声明退出中共组织。刘家同意后,徐远举安排两兄弟先见个面。

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刘国鋕与刘国錤的对话。面对五哥营救,刘国鋕说:“不行。我死了,有共产党,我等于没有死;如果出卖组织,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

第一次营救就这样失败了。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越过长江向华南、西南进军,重庆也面临解放。刘国鋕的家人再一次为刘国鋕的安危而奔走。这一次,刘国錤给徐远举送去的礼物是一张空白支票。他提出:“你们要多少钱,自己填。”

面对巨大诱惑,徐远举同意刘国鋕可以不声明退党,但要在刘国錤替他写的悔过书上签字,才能将其释放。然而,刘国鋕仍十分坚定地表示:“释放必须是无条件的。”这样,第二次营救也以失败告终。

临刑前高呼“我们死而无愧”

1949年10月,国民党特务机关开始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实施大屠杀。

11月27日,白公馆大屠杀开始。当刽子手提押刘国鋕的时候,他正在牢房写《就义诗》。

在赴刑场的路上,刘国鋕口头吟诵了他在牢房里没有写完的诗。重庆解放后,根据脱险志士的回忆和特务的交代,工作人员将这首诗记录在案:“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绝不仅仅是我们在党旗下的誓言,更需要每一位党员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和捍卫。”红岩联线党性教育基地教员苏予曾无数次向观众朗诵《就义诗》,在重庆日报记者面前,她动情地说。

刘国鋕等红岩英烈的精神还让青年学子感到振奋。10月9日,“让烈士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暨红岩精神走进重庆大学,红岩联线讲解员讲述了刘国鋕等红岩英烈的事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的发展令世人瞩目,这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牺牲才换来的今日中国,这盛世让我们为之振奋。”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袁丹夫在聆听了英烈故事后说。

厉华表示,刘国鋕用自己的生命维护党的荣誉,体现的是对党的赤胆忠心。他说,今天,我们学习刘国鋕烈士,就要学习他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而努力谱写新时代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