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日期:2021-10-0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我国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对黑龙江、北京、河北等地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进行了有力防控,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在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14亿多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力量与担当。

  生命至上的初心与坚守

  看看今日武汉,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公园内欢声笑语、活力四射。难以想象,就在一年多前,疫情曾让武汉按下“暂停键”: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侵袭了这座城市。大量发烧、咳嗽的人涌向医院,越来越多的病人CT检查显示出“白肺”……

  警报迅速拉响。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确定“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

  举全国之力,我国前所未有地调集资源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仅用10天,容纳1000张床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再用12天,容纳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建成交付。19天内,16座由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建的方舱医院投入运行,1.2万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国还迅速开辟了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

  4.2万,是这场疫情中常被人念起的数字。它意味着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面对这次疫情,来自全国各地和人民军队的白衣战士,组成340多支医疗队,从除夕夜开始火线驰援武汉。最专业的感控专家、为数最多的呼吸科医生、最有经验的ICU护士,背上后方医院里最好的医疗物资,与湖北当地的医务人员并肩作战。

  在这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救援中,广大医务人员以白衣为战袍、以生命赴使命。“等我好起来,大家再一起工作。”在抗疫战场,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的生命定格在51岁;“有事叫我,我来。”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医生夏思思坚持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殉职,年仅29岁。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先上!”“请组织把我派到最危险的地方”……一个基层党组织,一座战斗堡垒。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253名党员递交请战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没有人生来勇敢,只因选择无畏。舍己报国的情怀,甘于奉献的品格,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激励着亿万国人勇毅前行。

  众志成城筑起坚固防线

  2020年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阻断疫情快速扩散蔓延。2020年4月8日,武汉市解除持续76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英雄城市浴火重生。疫情在我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离不开全国人民上下同心的中国力量。

  疫情暴发之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开始运转,各地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

  武汉“封城”时,各类物资告急。全中国的支援,每天从不同的省份向长江集结!广西柳州的西芹来了,海南三亚的豆角来了,广东徐闻的玉米来了,云南红河的香蕉来了,辽宁丹东的萝卜来了,新疆喀什的核桃来了……只为给“自我隔离”的武汉人送上可口的饭菜,补给急需的医疗物资。全国人民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支持武汉。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武汉,3300多个社区、村湾实行封闭管理,1.2万名网格员承担起疫情统计、代购搬运等各项职责;在湖北,全省累计排查核查1315万余人次,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7.4万余人,转运收治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8.2万余人次;在全国,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严防死守,织密65万个城乡社区防控大网。

  61天日夜坚守,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共和社区民警吴涌接处报警11起、调处纠纷26起、转运69名患病群众,及时保障了641户居民的物资供应,实现社区染病群众“零死亡”、社区无疫情。而他却在2020年3月22日,因积劳成疾离开了我们。

  大“疫”面前,更有数不清的志愿者站出来。“70后”武汉市民、建筑设计师曹赟组建了一支志愿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只为做点事”;21岁大学生肖傲傲报名参与了“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不仅给社区居民送菜、送药,还为独居老人换尿布;先怀勇和先炎是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龙华社区的一对父子志愿者,他们一起投入防控第一线……

  “不管是冲锋陷阵的,还是默默无闻的,只要为抗疫作出贡献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说。举国同心,舍生忘死,中国人民交出令世人赞叹的抗疫答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科学战疫展现大国担当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总要求中,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在这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对决中,我们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疫情一开始,科技界就立即行动起来,由科技部牵头组织了科研攻关组,确定了病毒溯源、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试剂和试验动物模型5个方向。科研攻关组把疫苗的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布局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组织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同时,鉴于各地疫情发展态势不同,及时增强防控的针对性、科学性,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政策,让人们关切而不惊慌。

  始终坚持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新冠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诊断技术的快速推进和药物疫苗开发奠定基础;阐明了新冠病毒入侵细胞的关键机制;持续深化病毒传播途径研究,为防控策略的优化提供了科技支撑。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科研人员揭示了患者临床特征,在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战疫期间,一场场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会,让真实有效的信息及时抵达;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积极发声,分析疫情形势,有力增强了整个社会对疫情的防控意识;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多个工作组,先后与美、欧、亚、非、拉美、加勒比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开展科技抗疫的交流合作,分享最新成果,生动诠释了中国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事实证明,抗疫精神必将成为新时代激发我们不断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夺取更大胜利的强大力量。(记者 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