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站内搜索
标题
来源
她是差一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公主,用一句谎话召回突厥数十万强兵猛将
日期:2021-10-08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我一直不能理解,像隋朝和亲突厥的义成公主这么大个“IP”,竟可以被冷落千年。她是差一点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用一句谎话召回突厥数十万强兵猛将,非凡胆魄,远胜文学虚构中的花木兰。

这件事就是发生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的“雁门关之围”。那年夏天,喜欢游历河山的隋炀帝突然北上巡游,突厥始毕可汗得知后率骑数十万,准备突袭炀帝的乘舆。雁门关一线正是隋与突厥的边界,炀帝被围困于此。

“雁门关之围”几乎倾覆隋朝,一个多月的围困与突围的角力过程,隋军一度极为被动,雁门郡四十一座城池被突厥攻破三十九座,隋军只死守雁门关和崞县城池。

事先,义成公主已派密报给隋炀帝,说这次始毕可汗和大隋正式翻脸了,赶紧避险。炀帝的人马疾驰冲进雁门关躲避,最危急时刻,突厥围城,飞箭已经射到炀帝眼前,而城内余粮仅够20天,隋炀帝抱着儿子哭肿了眼。

其实在之前的几十年,突厥已完全臣服隋,隋通过公主和亲及各种离间手段,把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西突厥一度败走远遁,东突厥在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的统领下,依顺隋,养兵富民,定居河套一带。

但609年启民可汗死后,隋大臣裴矩认为突厥日渐强大,需要分化离间,就想将宗室女下嫁始毕可汗的兄弟叱吉设,并册封其为南面可汗,由此始毕可汗怨恨倍增。所以,雁门关之围并非无缘无故。

电视剧《长歌行》中的义成公主 视频截图

困守雁门的一个月,炀帝备受煎熬,他号召天下勇士前来救驾,并给出了各种升官发财的许诺。其中年方十六岁的李世民也加入到屯门将军云定兴的军队,并有机会劝说云定兴采用“疑兵之计”,即众人携带大量军旗满山满谷地招摇,迷惑突厥。此计甚是奏效,十六岁的李世民初露锋芒,便是为救杨广筹谋划策。

局势胶着中,有人建议和远在定襄的义成公主通信,求帮忙。炀帝听从了,拉下脸来求助公主,都急得哭肿眼了,还端什么架子呢。

义成公主二话不说,马上行动,她派人飞马疾驰始毕可汗,说北方边境有紧急情况,请可汗回兵——可见公主对大隋说一不二的忠心。如果不是她谎报军情,或是她没有足够的威信说服可汗,隋炀帝迟早要被突厥捉住。捉住后会怎样?突厥会异军突起,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势力。当时,各地起义暴动频发,突厥兵强马壮,很有吸引力,投奔突厥的汉人已经络绎不绝。再俘获大隋天子,那可汗真要一步登天了!

义成公主救了隋炀帝,令局势再次回到从前。

俘获隋炀帝或许是突厥崛起的契机,可能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但义成公主出于对母国的情感,扼杀了它。

雁门关之围三年后,隋炀帝江都遇弑,萧皇后被叛贼劫掠转手至窦建德处,又是义成公主为了母国的尊严,请求可汗与窦建德交涉,迎走萧皇后至定襄安置。

义成公主在突厥年龄渐长且威信日高,因为她后续的三任丈夫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以突厥习俗,可汗死后,妻子可以嫁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可汗之子。启民死后,她嫁给去雁门围城的始毕可汗,始毕可汗死后,她又嫁给处罗可汗,处罗死后,她再嫁颉利可汗。

她大约在600年远嫁大漠,至630年死在李靖刀下,三十年,与四位可汗经营东突厥,资历深厚。隋朝灭亡后,她一心复国,想依靠突厥的力量恢复杨氏江山。所以李唐建国后,突厥与唐的关系一直不能改善,从中作梗的便是这位隋朝公主。而流亡皇后萧氏则早看开了这些权力争夺,她只追求活命,不可能与杨姓人搞什么复国闹剧。

李靖征伐东突厥时,已事先与萧皇后联络并将其接至长安,这姑嫂之间的关系已经有隙,嫂子干脆抛下做复国梦的小姑子,自己颠儿了。

面对大唐军队的强势攻击,东突厥也是在降与不降之间摇摆不定,而最主要的主战死硬派就是义成公主。即使嫂子弃她而去,即使李靖的铁骑已踏响大漠,她没有恐惧,只有亡国恨。

贞观四年(630年)二月,李靖夜袭阴山,大败颉利可汗军队。李靖在大帐中见到义成公主,没有二话,知道她是个死顽固,当即斩杀。

义成公主曾给予厚望的人,一个个都离她而去:萧后,在长安城终老;丈夫颉利可汗最后被俘押解长安,又郁郁寡欢活了四年。唐太宗对他还算客气,他不习惯住房屋,就在房子里搭帐篷。死后,又让突厥人按照自己的习俗,火葬于灞水之东。

而义成公主,宁死不降,血溅大帐。她以大隋公主和突厥可敦(皇后)的身份成仁,死时应在四十五六岁。同为皇后,她是和萧皇后截然相反的人,一生心系母国,又在大漠中磨砺出了最执拗的性格。忠君爱国,是执拗,也是一种坚守。